泛亚电竞官网直播
泛亚电竞官网直播
你的位置:泛亚电竞官网直播 > 新闻动态 > 新野纺织退市后又将破产, 原董事长魏学柱难辞其咎

新野纺织退市后又将破产, 原董事长魏学柱难辞其咎

发布日期:2025-03-06 14:42    点击次数:89

新野纺织的昔日辉煌

企业发展历程

新野纺织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一个传统企业的崛起。它成立于1969年,最初的名称为新野棉纺厂,在那个百业待兴的年代,新野纺织踏上了棉纺织业的征程。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企业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术,逐步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1996 年,新野纺织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此后,公司积极筹备上市事宜,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努力,终于在 2006 年 11 月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002087。这一关键节点,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充裕的资金支持,更为其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从成立到上市,新野纺织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行业地位与荣誉

在全国棉纺织行业中,新野纺织曾占据重要地位。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严格的质量把控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公司在行业竞争力排名中名列前茅。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卓越,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2019年7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棉纺织行业竞争力百强名单中新野纺织位列第7位。

新野纺织旗下的产品更是荣誉众多。有产品曾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这一殊荣是对其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此外,公司还获得了一系列其他荣誉,如“国家免检产品”等。这些荣誉见证了新野纺织多年来对品质的不懈坚守和对创新的持续探索。凭借这些荣誉,新野纺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棉纺织行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除了河南南阳新野本地外,还在新疆大规模投资建厂。

新野纺织的衰落轨迹

财务造假曝光

新野纺织的衰落,财务造假是一个关键因素。2019年,该公司在纪念建厂50周年时曾经骄傲地宣称,建厂50年连续盈利,要砥砺奋进迈向百年新纺。但在此之前的 2016 年新野纺织就在董事长魏学柱指挥下有组织的财务造假,据查证到2022 年的 7 年间,新野纺织共虚增利润 23.93 亿元,虚减利润 7.63 亿元,如此庞大的数字令人震惊。

其造假涉及多个财务项目,包括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和研发费用等。通过这些手段,公司连续 7 年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这种行为严重扭曲了公司的财务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投资者基于虚假的财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最终遭受巨大损失。监管机构也因虚假信息,未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导致市场秩序受到干扰。

财务造假行为犹如潜藏的毒瘤,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企业的生命根基。它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新野纺织长期的财务造假,使其在虚假的繁荣中逐渐迷失方向,为后续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经营困境加剧

除了财务造假,新野纺织还面临着诸多经营困境。高负债经营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沉重的债务负担如同枷锁,紧紧束缚着企业的资金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高额的利息支出也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外部环境的剧烈冲击,如同狂风骤雨,给新野纺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疫情的暴发,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新野纺织的产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订单量锐减。同时,“新疆棉”事件的恶意炒作,让企业无端遭受牵连,产品出口受阻,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

此外,替河南另一家因财务造假的退市企业豫金刚石(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原证券代码300064)担保贷款,也成了新野纺织的沉重负担。豫金刚石陷入偿还贷款困境,导致新野纺织不得不为其代偿本息1.09亿元,这无疑给本就资金链紧绷的新野纺织增添了重负。多种经营难题交织在一起,使得新野纺织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一步步滑向衰落的深渊。

退市过程回顾

新野纺织的退市过程是其衰落的直观体现。2023 年 5 月,由于 2022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被冠以*ST。这一警示标志着新野纺织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出现了严重问题,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根据2024年4月30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8.34亿元,且财务会计报告再次收到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一情况与*ST新纺因触及净资产为负和财务报告非标审计意见而被深交所终止上市的情形相吻合。在此之前,*ST新纺股票已经多日低于1元面值,加之被认定为重大违法,差一点集齐财务类退市、面值退市和重大违法退市。

2024 年 5 月 29 日,深交所宣布决定终止新野纺织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自 2024 年 6 月 6 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即 2024 年 6 月 28 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退市后的现状与破产进度

在老三板的新野纺织

2024年8月26日,新野纺织以新纺3(证券代码400218)在老三板恢复交易,每周可以在周一、三、日集中竞价交易。2025年2月19日周三,新纺3股价仅为0.19元/股。

但对新野纺织的股东来说,这还不是最惨的,该公司正处于破产程序中,手里的股票将一文不值。

破产清算裁定

在退市之后,新野纺织的处境愈发艰难。2024 年 11 月 26 日,南阳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2024〕豫 13 破申 102 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新野纺织破产清算。这一裁定犹如最后通牒,正式宣告新野纺织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曾经的行业佼佼者,如今走到这一步,令人唏嘘不已。此裁定标志着新野纺织的命运已不可避免地滑向破产清算的深渊,企业即将迎来资产清查、债务清偿等一系列繁琐且严峻的挑战。

破产程序进展

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各项工作逐步展开。

2024年12月30日,破产管理人发布新野纺织等20家公司实质合并破产暨南阳中院召开听证会的公告。

经多方博弈,2025 年 2 月 6 日,南阳中院作出〔2024〕豫 13 破 19 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新野纺织等 公司实质合并破产清算,实质破产企业从20家减少到16家,目前已经启动债权申报工作。

然而,由于新野纺织的资产状况较为复杂,涉及众多业务和资产类型,这一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导致进展较为迟缓。

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新野纺织在破产清算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企业进入破产清算阶段,股东权益将归零,资产在偿还债务后几乎耗尽,这意味着股东的投资将付诸东流,给他们带来重大损失。

老三板的股票已基本丧失流动性,使得投资者难以在市场上将手中的股票变现。此外,破产清算过程中,资产处置难度较大。部分资产可能因市场环境、资产质量等因素,难以实现理想的价值,导致可用于偿债的资金减少。而且,在债务清偿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公平公正地清偿债务,也是摆在清算人面前的一大难题。这些风险与挑战相互交织,使得新野纺织的破产清算之路充满坎坷。

有关人员受到的处罚

行政处罚决定

新野纺织因财务造假行为,遭受了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2024年4月28日,河南证监局向公司发出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经调查,新野纺织在 2016年到2022 年期间,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严重扰乱市场秩序。2025年1月24日,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终于下发。

1948年出生的新野纺织原董事长魏学柱是财务造假的主导人员。1968年,年仅20岁的魏学柱就参与了新野棉纺厂的筹建。之后魏学柱青云直上,相继担任供应科计划员、副科长、科长,经营副厂长。1991年,43岁的魏学柱任新野棉纺厂厂长。1996年企业改制后,魏学柱任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魏学柱引领新野纺织崛起,荣誉加身,然而其执着不放手的执念也显而易见。2011年,63岁的魏学柱曾短暂退休,但很快复位,这在国企里异常罕见。直到2023年3月,新野纺织业绩暴雷,财务造假无法遮掩后,魏学柱才被迫辞职。魏学柱自1991年至2023年,执掌新野纺织长达32年之久。新野纺织的兴衰,皆可归因于魏学柱。

此次处罚中,新野纺织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被处以 1000 万元罚款。原董事长魏学柱被罚款500万元,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新野纺织及魏学柱等13名责任人合计被罚款3950 万元。如此高额的罚款和严格的市场禁入措施,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行为零容忍的态度。这不仅是对新野纺织违规行为的惩处,更是对整个证券市场的警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责任认定与反思

对新野纺织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依据明确。作为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他们肩负着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重任。然而,在长达七年的财务造假过程中,他们非但未能恪尽职守,反而参与其中,这一行为严重地侵害了投资者的权益,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这一事件背后,深刻反映出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财务造假行为长期未被发现和制止。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使得违规行为得以肆意蔓延。此外,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如虚设,根本无法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些问题警示企业,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违规行为,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河南新野县的国有企业,新野县有关部门对该公司监管不力,也有一定责任。

新野纺织事件的启示

对企业的启示

新野纺织因连续的财务造假和巨额亏损,最终走向破产清算,这一过程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企业经营方面,坚守诚信原则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任何通过不正当手段营造的虚假繁荣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会自食恶果。企业应专注于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务规范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同时,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如实披露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风险管理也不容忽视。企业需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警觉,预见性地制定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疫情、贸易摩擦等,应制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降低单一业务带来的风险。此外,谨慎对待担保业务,避免因替他人担保而陷入财务困境。只有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对投资者的警示

新野纺织事件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到投资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者应掌握识别财务造假技巧,密切留意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异常,诸如营收与利润的不匹配、资产负债结构的失衡等。面对那些连续多年业绩辉煌,却难掩业务根基薄弱的企业,我们需时刻保持清醒的警惕。

投资不能盲目跟风,应加强自身的投资知识储备,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应深入分析企业的基本面,这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状况分析(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行业分析(如行业前景、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竞争格局)、公司治理和经营状况等。同时,现代投资学认为,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即非系统风险。这种策略被广泛接受,其核心在于“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例如,将资金分散投入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行业,可以减少特定事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从而降低整体风险水平。

此外,投资者要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投资可能带来的损失。在投资的征途中,坚守理性与冷静的灯塔,切勿被一时的利益浪花所牵引。只有做到谨慎投资、理性决策,才能在资本市场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资产,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